9月30日,应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性能高分子团队邀请,天津工业大学马小华研究员来访宁波材料所,并作了题为“亚纳米尺度上可溶性微孔聚合物的孔结构调控以及在气体分离方面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马小华详细介绍了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史、国内外产业化情况,并结合多年来在自聚微孔聚合物(PIMs)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工作进行了分类,包括碳碳双键为主链的PIMs、碳碳单键为主链的PIMs、梯形PIMs(二氧六环为桥接,特勒格碱为桥接、二氧六环和吡嗪环为桥接、双降冰片烷为桥接、取代的吡喃环为桥接)以及自聚微孔聚酰亚胺(致孔单元在二胺的聚酰亚胺和致孔单元在二酐的聚酰亚胺)等。含氟聚合物材料具有独特的介电、热学和化学性能,一些全氟聚合物膜材料显示出良好的气体分离性能。鉴于此,马小华进一步将氟原子引入三蝶烯结构,通过TB聚合物反应合成了氟代TB类聚合物DFTTB,与不含氟聚合物PIM-Trip-TB相比,氟原子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DFTTB的气体分离性能。同时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在低温下的气体分离性能,结果显示,在低温下DFTTB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气体分离性能。报告内容深入简出,生动精彩。与会人员围绕在低温下如何实现膜的气体分离测试、如何解释顺反式单体对聚合物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如何实现致孔单元在二胺部分的单体合成等问题,与马小华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互动交流。
马小华研究员200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至2018年在沙特阿拉伯国王科技大学任博士后和研究员,2018年回国入职天津工业大学。主要从事有机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包括膜材料的分子设计、聚合物以及膜材料的制备和气体分离性能表征等。在相关领域(Macromolecule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S Macro Lett, J. Mater. Chem. A, J. Member. Sci.)发表学术论文近60余篇,其中6篇封面文章,他引超过1800次。以第一专利人身份获得国际发明专利(PCT)7项,参与出版相关方面英文专著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等项目。
报告会现场
(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 张梦茹)